東莞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范項目。 顧萱 攝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能源作為主戰(zhàn)場,電力便是沖鋒在前的主力軍。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tǒng)既是推動電力清潔低碳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南方電網服務國家“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要求的重要舉措。依托交直流混合電網、全域物聯網等新技術,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正在構建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綠色高效、柔性開放、數字賦能的新型電力系統(tǒng),助力東莞加快從世界工廠向生態(tài)之都、綠色之城的轉變和提升,為大灣區(qū)城市能源轉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范例和實踐經驗。綠色高效
打造共建共享示范集群
車棚頂部布置光伏組件和薄膜,實現“自發(fā)自用,余電上網”,為園區(qū)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車棚下齊整布局直流輸入“一拖六”單槍充電堆、交流輸入“一拖五”雙槍充電堆,同時滿足16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今年4月,東莞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范項目正式投運。這個緊密依托110千伏巷尾變電站建設的創(chuàng)新工程,充分盤活周邊閑置土地及屋頂資源,融合建設了移動儲能站、電動汽車充電站、數據中心站、光伏發(fā)電站和5G通信基站等拓展模塊,南方電網五省區(qū)首個“六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范工程就此誕生。
以此為樣板間,東莞供電局在全局范圍對儲能、光伏、充電樁、數據中心、5G基站進行靈活部署,打造220千伏魯園多站合一、110千伏花園站邊緣數據中心、松山湖5G共享電房、華為車網協(xié)同充電站等項目,催生電網資源集約化利用新業(yè)態(tài)。
柔性開放
支持新能源、新型負荷廣泛接入
大灣區(qū)南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位于東莞沙田鎮(zhèn),工地上機器轟鳴,項目進入主體施工階段,計劃于2022年5月按時順利投產。
“作為世界首個具備超高速潮流翻轉功能的背靠背直流系統(tǒng),該工程可以在毫秒級的時間內實現功率潮流在線翻轉。”東莞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潘維介紹,該項目具有動態(tài)響應速度至快、超高速潮流翻轉、損耗低、可靠性高等特點,將為東西組團直流異步聯網提供條件,優(yōu)化電網結構,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柔性開放的特征在配用電側也得到充分體現。東莞供電局生產技術部趙樹宏介紹,當前電網面臨高比例分布式能源高效接入和“源、網、荷、儲”高效靈活互動需求。東莞供電局以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為核心打造柔直技術應用示范基地,建設了多個典型用能場景示范工程,覆蓋多類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該項目為交直流混合配網建設提供了關鍵技術和成套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了智能電網的進步和發(fā)展。
數字賦能
助力智慧城市大數據應用
依托松山湖能源互聯共享平臺,東莞供電局已樹立從500千伏至0.4千伏數字電網全景可視的標桿示范,并同步打造了數字化規(guī)劃工具、智能程序化調度、輸變配用智能運維建設、網格化精準停電管理、政企數據應用服務等一批全省領先的數字化示范應用。
如東莞供電局引入物聯網+云邊融合的技術體系,實現電網低壓及分布式資源接入類型的全覆蓋,具備對分布式資源的實時需求側響應能力。據東莞供電局信息中心劉麗媛介紹,“現已實現全市6252個居民光伏、74個非居民光伏、6個儲能站和2個微網的數據接入,聚合后的分布式資源可作為虛擬電廠接受電網調控。”
電力數字賦能不僅應用于電網,還能服務于政府,有助于政府的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東莞供電局根據散亂污企業(yè)的用電信息,分析挖掘企業(yè)亂排污的情況,協(xié)助環(huán)保局發(fā)現和定位亂排污企業(yè)。未來,東莞供電局還將繼續(xù)加深與東莞政數局的合作,充分對接數字政府,通過數據應用賦能,助力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原標題:東莞供電局:建設新型電力系統(tǒng) 助力灣區(qū)實現“雙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