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11超日債”全額受償的保衛(wèi)戰(zhàn)。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首個打破剛性兌付的公司債券,突然,隨著超日公司的破產重組有了本金、利息全額償付的可能,這使得債民們群情激奮,認為“勝利就在眼前,不能功虧一簣”。
超日債保衛(wèi)戰(zhàn)的背后,牽動的是超日公司破產重整各方的利益博弈:如果重組不成功,超日債就得不到額外的全額償付,地方政府將繼續(xù)為6000多名債民擔憂,而對于重組方來說,如果不兜底超日債,也難以獲得更好的重組條件——要知道,如重組不成功,在今年年底,超日公司將在A股退市,失去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這個標的將大大失色。
從某種程度來說,超日債的保衛(wèi)戰(zhàn)和超日公司的破產重整,成為了一個相互依存的條件。這是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故事,繼而,引發(fā)人們繼續(xù)討論,是否迎來了垃圾債的春天?為何債券市場的剛性兌付難以破除?
行動起來!
當債民們正在商量,如何幫助重組草案獲得通過,讓那些反對聲音在10月23日的大會上投出贊成票時,利益鏈的另一端,重組方也在繼續(xù)對外施壓——如果重組草案沒通過,那么,超日公司將進入破產清算環(huán)節(jié),超日債的全額受償也將化為烏有。
反對的聲音來自超日公司的大額債權人,這些由供應商組成的群體,并不滿意重整草案中20%的受償比例,要求提高至45%。這意味著,重組方需要多付出10億左右的重組費用。
在債民們看來,這個聲音“很危急,可能影響草案的通過”。于是,他們商議,短信告訴這些供應商債權人,“如果方案被否決,這10億公司債由你們負責”。并且商議給銀監(jiān)局一位局長以短信的方式“請愿”,提醒其“不要與中央關注民生和穩(wěn)定的精神背道而馳,要支持超日的重組方案”。
“這樣的重組開了眼界,我們幾家公司的私人信息全被透露出去了”,一位供應商債權人給經濟觀察報記者看,收到的那些寫著“結仇”、“拼命”等刺激性言語的短信。
10月14日,25家供應商債權人在蘇州聯(lián)合發(fā)表聲明,要求提高償還比例。他們指出,以往上海法院受理的破產重整案例共四起,普通債權受償比例最低的30%,最高70%,近期破產重整的無錫尚德受償比例也是在30%。
他們認為,20%的償債方案有悖公平,“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同一法律性質的債權,應該享有同等的受償,均是按照債權性質劃分受償比例,而超日的重整,卻是以債權金額劃分,我們對此很憤怒”,一位債權人律師告訴經濟觀察報。《重整草案》顯示,“普通債權20萬元以下部分全額受償,超過20萬元部分按20%比例受償”。
現(xiàn)場的供應商債權人還告訴記者,很多人收到自稱為超日債民的威脅短信、電話等騷擾,“希望法院予以重視,保護所有債權人及其代理的個人信息和合法權益,如果管理人涉及泄露上述信息,我們保留申請更換管理人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