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印度最老的一家制造商去年4月破產(chǎn),為支持國內生產(chǎn),今年印度將取消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關稅豁免,但這一政策頗受爭議。
印度從業(yè)時間最長的制造商之一、電池專業(yè)公司Indosolar于去年4月破產(chǎn)。
一名分析師認為,為了支持國內光伏生產(chǎn),印度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取消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關稅豁免,但仍存在有待克服的法律障礙。
本月初,印度政府提議對電池和組件重新分類以對這些產(chǎn)品征收20%的進口稅,但2月12日晚些時候印度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部發(fā)布的一份通知顯示,這些產(chǎn)品將獲得豁免,關稅稅率為零。
印度已于2018年7月對進口電池和組件征收了保障稅,距政策到期還有不到六個月時間。
咨詢公司印度之橋的Vinay Rustagi向PV Tech表示: “由于保障稅將在7月到期,所以市場把重新分類解讀為今年晚些時候加征關稅的第一步。”
Rustagi補充表示,重新分類意味著,如果廢除豁免政策,那么電池和組件就會立即被征收關稅。這也意味著政府可以進行針對性修改,例如,在必要時向組件征收20%的關稅,而對電池僅征收10%的關稅。
盡管設置了征收關稅條件,但人們仍對印度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關系感到擔憂,此前WTO阻止了印度支持本土行業(yè)的舉措。2016年10月,美國向WTO上訴,印度的國內采購要求計劃因而被否。
在談到世貿組織問題時,Rustagi表示:“從法律角度來看,在征收關稅之前,印度還需要做一些工作。”
進口壁壘有效性問題
無論合法與否,關鍵問題在于新關稅是否能夠實現(xiàn)推動印度光伏制造業(yè)發(fā)展的預期目標。
Rustagi表示,保障稅已經(jīng)實施了逾18個月,但沒有產(chǎn)生“任何積極影響”。因為在此期間,印度沒有新制造商宣布增加產(chǎn)能。
自引入保障稅的那一刻起,業(yè)界就對僅為兩年的強制執(zhí)行期感到非常失望。建設一處光伏工廠需要的時間不止兩年,在工廠建成之前,這一關稅政策就已經(jīng)失效了。
因此,Rustagi表示,如果新關稅的結構在長期內維持清晰可見并會確定無疑的按規(guī)定年限執(zhí)行,那么“人們肯定會對新投資和建設新產(chǎn)能項目更感興趣。”投資者就可以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這一商業(yè)案例。
此外,印度已開始制定替代措施確保本土供應商需求。去年,印度批準了一項名為CSPU的、針對國有企業(yè)的12GW太陽能計劃,其中包括本土采購電池和組件的要求。這種做法源于與公共部門而非私人部門的關聯(lián)會令向世貿組織提交的申訴無效的信念。
然而,本地制造商仍在繼續(xù)掙扎。印度從業(yè)時間最長的制造商之一、專業(yè)電池公司Indosolar于去年4月破產(chǎn)。
原標題:印度20%進口稅到底征收還是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