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5月27日,中國-埃及可再生能源國家聯(lián)合實驗室,在中國電科48所指導下,埃及第一塊自行生產(chǎn)的高端太陽能光伏組件下線。
5月27日15時許,埃及索哈杰市尼羅河上的一個小島,20多名中國人、埃及人站在一塊太陽能光伏組件前合影,大家紛紛舉起大拇指,相片定格住每個人臉上的喜悅與自豪。從埃及回國快半個月了,楊曉生仍會不時拿出手機,瞧一下這張“珍貴”的照片。
“它的珍貴在于,這是埃及第一塊自行生產(chǎn)的高端太陽能光伏組件,結(jié)束了埃及沒有完整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chǎn)線的歷史。”中國電科48所采購招標中心副主任楊曉生,同時也是中埃可再生能源國家聯(lián)合實驗室項目的現(xiàn)場負責人。
熱情擁抱,汗水澆灌
“拍照”“握手”——這是楊曉生對熱情的埃及人的最初印象。
剛到索哈杰,當?shù)厝瞬粌H主動向中國電科48所的工作人員打招呼,還會在打完招呼后,熱情地拉住他們,說“take a photo”(合張影吧)。每天早上,從住地往實驗室的路上,埃方工作人員和一些熟識的當?shù)厝耍吹街蟹焦ぷ魅藛T,絕不只是一聲簡單的“Hi”,而是必須要認真地逐一握手。“那種熱情是真誠的、自然而然的。”楊曉生說。
索哈杰不是一個旅游城市,中國人并不多,但楊曉生和同事走在路上,經(jīng)常有當?shù)厝藢λ麄冋f“你好”,甚至連小孩都會說。這是中方人員一個至今未解的“謎題”。
熱情淳樸的民風,一下拉近了項目雙方人員的距離。
2016年3月,中國電科48所與埃及科研技術院共同開啟了中國-埃及可再生能源國家聯(lián)合實驗室的建設。
從項目選址、實地考察、方案研討,到實驗室凈化改造、設備采購定制,再到原輔材料特種運輸和生產(chǎn)線安裝、調(diào)配,“大家付出了汗水與努力,共同克服了各種困難。”回顧2年多的時光,楊曉生感慨萬分。
當?shù)亓晳T上午9點多上班、下午2點半下班。為確保建設進度和生產(chǎn)需要,在與中方人員溝通之后,埃方工作人員決定“中方不走,埃方不走”,將下班時間延遲至5點半。由于下午五六點鐘,輪渡已停開,埃方特意安排了一艘小船,確保下班后大家仍能乘船回家。
沙漠氣候環(huán)境下,在建設期間,燒結(jié)爐、擴散爐等設備需要調(diào)試加熱,實驗室內(nèi)中午溫度高達40多攝氏度,中方技術人員頂著高溫安裝、調(diào)試設備,“上班期間,每個人至少要喝掉2瓶1.5升的礦泉水。”
實驗室所在的地方風景如畫,大家累并快樂著。“除了有點曬,每天上班路上如同逛野生動物園,心情愉快。”工程師任哲笑道,清晨步行10多分鐘到碼頭,乘船上島,再走20多分鐘到實驗室,一路上,天很藍,水很清,鮮艷的野花肆意綻放,野鴨子、飛鳥的身影不時閃過,散養(yǎng)的牛、羊、馬與大家擦身而過。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
一次,任哲在山上看到一戶民居安裝了一塊簡單的太陽能儲電板,戶主對任哲說,“如果能有更多這樣的太陽能就好了。”
“我們正好就在做這個(太陽能電池)。”聽了任哲的話,當?shù)厝撕荛_心,說以后可以安裝更多太陽能組件,解決山上居民的用電問題。
埃及坐擁豐富的陽光資源和純度較高的硅礦資源。中??稍偕茉磭衣?lián)合實驗室項目,不僅要用最先進的生產(chǎn)工藝和設備,在埃及建起高端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chǎn)線,還要把中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jīng)驗帶到埃及,為當?shù)嘏嘤柤夹g工人,實現(xiàn)技術本土化。“正如中國古話所說,‘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楊曉生說。
從“魚”到“漁”,得下功夫。
由于太陽能光伏產(chǎn)業(yè)在埃及是一張“白紙”,中方人員在培訓時要做到詳盡細致,除理論學習外,還有視頻教學,再結(jié)合實際操作。1個多月里,中方技術人員白天忙于設備調(diào)試、上課教學,晚上回到住地,還要根據(jù)當天教學的情況,重新編輯、調(diào)整課件,設計試題,確保學生真正學進去。
今年5月20日,由埃方人員完全獨立操作,成功地將涵蓋7大工序、涉及20多種專業(yè)設備的光伏電池生產(chǎn)線運轉(zhuǎn)起來,生產(chǎn)出第一批高效光伏電池;27日,由60片同等效率電池片組成的太陽能光伏組件,成功下線,打破了歐美國家只售產(chǎn)品的技術封鎖,實現(xiàn)埃及自行生產(chǎn)高端電池片“零的突破”。
原標題:湘約非洲丨太陽能光伏電池埃及誕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