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何去何從
就目前而言,國內的
光伏電站已經形成了相對清晰的發(fā)展界限,西北幾省份主要以地面電站為主,近一兩年發(fā)展相對較快的一些中東部省份則以分布式為主。
就西北地面電站而言,“棄光”無疑是其面臨的一大首要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還是要寄托于大規(guī)模的電力外送。但這既受東部地區(qū)的電力消納制約,又受電網輸送能力制約。
而如果出現本文開頭所預測的那樣,中東部地區(qū)在大規(guī)模發(fā)展核電、海上風電后,其是否還有足夠的空間來消納西北地區(qū)的電力,則成為了關鍵。
其實,這一問題在部分中東部電網已經有所體現,外送電力消納尤其是新能源的消納,正面臨著調峰、需求降低等難題。
以華中電網為例,2015年1-11月,華中電網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0.9%,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而另一方面,在電力需求降低的情況下,包括新能源在內的各類電源裝機卻在保持較快增長。
“一減一增”的背后,是發(fā)電機組的整體利用小時數下降。華中電網就表示,由于用電市場已無法支撐各類電源的快速增長,導致火電利用小時數逐年下降。1-11月,全網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僅3465小時,同比下降了389小時。
除了消納需求降低外,另外的問題則來自于調峰。
因此,對于未來的光伏電站而言,隨著能源布局重心向中東部轉移,西北地面電站的發(fā)展可能會首當其沖。而如果西北電站的大規(guī)模建設受到影響,由誰來填補其留下的規(guī)??臻g,則是疑問。
對于中東部地區(qū)的
光伏發(fā)電而言,最大的掣肘可能在于土地問題,尤其是發(fā)展大型地面電站。即便是有土地可以供應和利用,但其成本肯定也是西北省份的戈壁灘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如若土地成本進一步上升,對本來將大幅縮減電價補貼的光伏電站而言,能否承受是其最大的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