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大學10月5日宣布,運用噴墨涂布方式,制成了背面電極式晶體硅型太陽能電池。比報紙還薄,而且能彎曲。
使用減薄了的硅基板,采用背面電極的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制造工藝。
用噴墨涂布方式形成了背面電極的蝕刻掩模。
這是全球首例表面沒有電極且可自主彎曲的太陽能電池。因為易于在曲面上設置,所以有望應用于建筑物、便攜式終端、汽車等廣泛用途。
以噴涂簡化工藝。在形成蝕刻掩模時與光刻的差異
在這種價格低廉、輕薄且可彎曲的太陽能電池中,使用化合物或非晶硅制成的薄膜型太陽能電池比較知名,而使用硅基板的晶體硅型,將基板的厚度縮小到50μm(μm:微為百萬分之1)以下也能實現(xiàn)。
本次開發(fā)的太陽能電池
要進一步提高晶體硅型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有兩個可行的方法,分別是異質結和背面電極。福島大學對減薄厚度的晶體硅型太陽能電池就采用了這兩種方法。
異質結是將物性不同的半導體材料接合起來的技術,把能將不同波長的光轉換為電的材料組合起來,可以提高轉換效率。
福島大學此次組合了晶體硅和非晶硅。將厚度為280μm的硅基板以研磨和蝕刻變薄,形成了異質結型太陽能電池。加工后的總厚度約為53μm。
背面電極是只在太陽能電池的背面形成電極,并高效輸出電能的技術。一般的晶體硅型太陽能電池表面有電極,受光面積會因此而減少。將電極集中到背面,受光面變大,每個單元(發(fā)電元件)的轉換效率會提高。
用噴墨涂布方式形成背面電極。
現(xiàn)在背面電極的形成,采用的是半導體常用的光刻技術,精度能達到±1μm以下。因為在形成的過程中,需要反復去除多余的膜,所以不僅工序復雜,材料的利用率也低至不到5%,而且每道工序都需要使用昂貴的制造裝置。
噴墨涂布與光刻相比,不僅可以大幅降低裝置的價格,還可使材料利用率達到90%以上。
此次,福島大學在光刻部分運用噴墨涂布技術,不但簡化了工序,還實現(xiàn)了太陽能電池所需要的±50μm的精度。
在形成特定膜之后,在上面噴涂了“掩模”,用來保護需要保留的部分。過去形成掩模的形狀需要經過涂布光刻膠、曝光、顯影三道工序,而此次采用噴涂,只需要一道工序,就制作出了相同的形狀。
據(jù)稱,迄今沒有過由背面電極來減薄晶體硅型太陽能電池厚度的嘗試。這一方面是因為由光刻制作背面電極使用的制造裝置價格高昂,另一方面是因為基板減薄后的問題。
在減薄之后,基板的機械負載會變弱。因此,在后續(xù)的制造工序中,會因為受到機械應力而發(fā)生破損。
在此之前曾經有兩個開發(fā)先例。二者都沒有采用硅基板,而是使用以氣體為原料形成(外延生長)的薄膜硅,并且接合了玻璃和硅制成的支持基板,以彌補機械強度的不足,使其能夠耐受生成電極等工序。
據(jù)稱,噴墨涂布的運用也能防止減薄后的硅基板承受過大的機械載荷。此次,福島大學對減薄到大約53μm的硅基板直接進行處理,成功形成了背面電極。
太陽能電池單元的尺寸約為10mm見方,3個單元排列在PET薄膜基板上,組成了50mm×19mm的太陽能電池模塊。
此次開發(fā)的電池轉化效率雖然只有10.7%,但通過改進制造工藝等,設想可以提高到接近20%。
此為在文部科學省的地方創(chuàng)新戰(zhàn)略支援計劃“可再生能源先驅之地福島”中,在日本產業(yè)技術綜合研究所的協(xié)助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將在10月19~20日于BigPalette福島舉辦的“第5屆福島復興可再生能源產業(yè)展2016”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