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Twente大學的研究人員表明,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翻倍。
這些電池通常是癟的,但當微小的硅柱加載到表面,結果發(fā)現產生翻倍的電能。制造半導體時,研究人員能夠在每平方厘米填充數以百萬計的微小硅柱。這些硅柱可以使太陽能光轉換成電能。半導體單元是由兩種類型的硅組成:一種是與硼結合,一種是與磷。兩類硅之間的契合點,稱為PN結,可以促使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同時也使正負電荷分離。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多大尺寸的硅柱會產生最佳的效果。發(fā)現當硅柱的高度和深度分別采取40微米和790微米時,產生電能的效率為13%,即13%的光被吸收可以轉為電能。而在一個平面結構中,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接近6%。
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可以應用在其當下正在合作開發(fā)的太陽能轉化燃料設備這一大型項目中,將陽光直接轉換成燃料。關于硅柱的研究也意味著可產生氫氣的表面區(qū)域有所增加。雖然生產成本可能會受到限制,但是這些發(fā)現對其它的科技應用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