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行業(yè)資深
光伏分析人士告訴本報,如果向前統(tǒng)一復權計算,天合此前創(chuàng)出的最高報價在36美元左右,相比9.55美元的價格,天合的股價實際跌去了三分之二以上,“在天合剛剛上市的階段,其收入和利潤都不錯,而現在公司規(guī)模都擴大了十倍,利潤卻十分慘淡,被華爾街放棄也在情理之中。”
2015年第三季度,天合出貨量為1.7G瓦,同比漲了60%。該季度的營收為7.93億美元,毛利率17.4%,但凈利潤卻出人意料的只有-1500萬美元,相比2014年第三季度、2015年第二季度都有所減少。此外,去年三季度和今年二季度,天合的營收分別為6.17億美元和7.23億美元,都要比上一季的營收略低。也就是說,在三季度收入上漲的情況下,凈利潤卻在下滑。
天合這一季度的凈利潤下降,事實上與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美國光伏企業(yè)Solyndra有關。雙方從2012年起一直在打反壟斷訴訟案。有媒體報道稱,Solyndra給出的理由是:自己在使用銅銦鎵硒(CIGS)材料并研制出先進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但中方公司則通過獲得低利率銀行貸款企圖占有市場。
這場口舌之戰(zhàn)堅持了近3年,但高紀凡決意在今年第三季度一次性給予對方4500萬美元的“分手費”,為后續(xù)私有化掃清道路。
電站計劃有變?
從2013年下半年啟動光伏下游戰(zhàn)略之后,天合在近2年的時間中不斷擴大自己的電站業(yè)務規(guī)模。
截止第三季度,天合的下游發(fā)電項目約610.4兆瓦,588.2兆瓦集中于國內,美國與歐洲各為4.2兆瓦、18兆瓦。按照此前譚韌的公開說法,公司希望整體打包所有電站資產(從電站開發(fā)、建設到持有運營)上市。
而由于大量資產在國內,美國投資者是否會理解中國的電站項目運營也是一個疑問。因此外界猜測,其電站項目在國內上市的可能性最大。畢竟,目前棄光限電和政府補貼不及時發(fā)放等問題一時半會難以獲得解決。
天合每年的下游電站營收約為幾千萬元,雖然營收不高,但建設大量電站所需資金是龐大的,這對于現階段需要大量資金投資電站項目、而盈利又不算太好的天合而言,似乎并不容易。今年第三季度,在付給一家美國光伏公司解決反壟斷案件之后,天合的凈利潤為負值。
參考之前國內多家企業(yè)如茂碩電源、易事特等公司分別投資的100兆瓦左右光伏電站可發(fā)現,這類項目的用資額在8~10億元左右。電站這樣的大規(guī)模投建也離不開銀行貸款,通常70%的資金需借款撬動,所以借貸壓力及戰(zhàn)略布局上看,如果電站業(yè)務可以分拆上市獲得更好的融資,將可能是不少企業(yè)未來一大重點。
雖然天合之前也做過幾次增發(fā),并且為電站輸入了資金,但在海外市場募集資金和貸款并不如想象中容易。還有一點在于,中國光伏電站大量布局國內各地,地面電站正處于如火如荼的高投入、搶資源階段,一旦錯過時點,對于電站尤其是地面電站的布局也會帶來影響。而假設電站能在國內上市,資金獲取的速度、額度都要快一些。
而天合要做大自己的下游電站項目之決心,也是業(yè)內的一致判斷。
本報曾報道,2014年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300兆瓦光伏電站出售時,這一國內的最大單體電站曾被質疑,交易過程存有疑問。知情人士透露,上述光伏電站項目所設計的相關交易條件較高,“受讓方應為依法設立并有效存續(xù)五年以上光伏組件制造、系統(tǒng)開發(fā)的企業(yè)法人,具備國家級的光伏研發(fā)平臺;2013年度經審計的凈資產不低于20億元,負債率不高于70%。”
該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僅國家級光伏研發(fā)平臺、凈資產不低于20億元這兩項就把不少潛在受讓者攔在了門外。而目前,擁有國家級研發(fā)平臺的僅有天合光能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光伏公司,此役中,參與競標的就有天合,其希望拿下這一電站也似乎是志在必得。而結果也不出所料。
然而,在公布天合將被私有化的消息后,該企業(yè)旗下的電站分拆并單獨上市是否繼續(xù)走下去,成了一個疑問。一位美股上市的大型光伏企業(yè)高管就對本報記者表示,有可能天合會在國內把所有旗下的資產放在一起借殼或單獨上市,隨后再做新一輪的拆分,這樣的業(yè)務模式也更加清晰明確。但昨日本報采訪高紀凡時,他未能做出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