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十三五”規(guī)劃的消息顯示,中國光伏在未來五年的裝機目標大致是1.5億千瓦左右,如果平均計算,則每年度的裝機規(guī)模要達到30吉瓦。
嘗試規(guī)?;貌贿^才短短三年,中國光伏應用市場便創(chuàng)造了一個前無古人的輝煌。
2013年,中國政府出臺全國光伏上網(wǎng)標桿電價,國內光伏市場開始嘗試規(guī)?;瘧?。是年,中國光伏裝機便在上一年3.5吉瓦基礎上快速跳升至11吉瓦規(guī)摸,并一舉超越德國成為全球市場領頭羊。而當年,全球光伏年度裝機也因此首次突破30吉瓦,達到37吉瓦。隨后的2014年略為平淡,國內裝機基本維持上年規(guī)模;但在即將結束的2015年,則已經可以肯定將再上一個臺階,或首次突破20吉瓦大關。
也由此,市場對于“十三五”期間年度裝機規(guī)模將突破30吉瓦的消息反應比較平淡,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這跟生病吃藥是一個道理,再好的藥也需要適量,不是加大劑量就能提高藥效。
不過,與政策邊際效應遞減相反的是,隨著裝機規(guī)模的快速擴大,一個一直如影隨形的老問題——補貼資金的拖欠,卻更加凸顯。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光伏補貼拖欠時間普遍長達兩年以上,拖欠總額已近200億元。其中,僅排名前15位的光伏電站營運商的合計補貼欠賬就已超過100億元。
代表國家信用的補貼,成為了一張“空頭支票”,這讓許多中國光伏電站投資者由此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另一方面,一個重要的趨勢是,光伏上網(wǎng)標桿電價的下調幾乎已成定局,唯一的懸念是何時開始下調以及下調多少的問題。
在各方壓力的擠壓之下,光伏電站的實際投資價值正在不斷降低,讓一些投資者已經開始止步。
據(jù)華北某光伏大省能源主管部門透露,估計到今年年底,該省去年和今年兩年合計的裝機指標或只能建成二分之一左右。原本很搶手的項目指標,在近期似乎有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的趨勢,因而致使不少項目“圈而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