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公司Panjiva透露,根據(jù)標普全球市場財智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分析,美國第三季度太陽能電池板進口量大幅下滑,跌幅達27%,為2018年以來最大單季度跌幅。
根據(jù)標準普爾的數(shù)據(jù),總出貨量不僅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基礎上降低了27%,而且與2020年第三季度相比也下降了11%。許多業(yè)內人士將這種情況歸咎于上個月由一個匿名的國內制造商團體提出的增加關稅的建議。
擬議的關稅將適用于東南亞制造商,除中國以外,還包括從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進口的組件。這些國家占到美國太陽能電池板進口總量的80%。
報告稱,關稅的不確定性已經阻礙了項目的進展,因為關稅一旦實行可以溯及已經完成的銷售。美國太陽能產業(yè)協(xié)會(SEIA)警告說,對從三個亞洲國家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關稅將損害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內安裝的近30%的美國太陽能發(fā)電容量。
同時,擬議關稅的時機恰逢組件采購由于全球供應鏈問題和國際航運困難而日益艱難之時,不論組件原產國在哪。
然而,加征關稅的可能性并不是影響進口量的唯一因素。
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稱,供應鏈中斷和航運困難可能威脅到全球計劃在2022年實施的公用事業(yè)規(guī)模太陽能項目的56%。此外,在全世界范圍內Covid-19疫情遠未結束,總產量也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8月中旬,有報道稱運往美國的太陽能組件被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署扣留,這是一項旨在禁止進口太陽能設備的強制行動的一部分,理由是這些設備使用了一家涉嫌使用強迫勞動的中國公司提供的部件。報道稱,晶科能源(JinkoSolar)約有100 MW的產品被該署扣留。分析人士稱,只要關稅調查還在進行,晶科可能無法向美國運送數(shù)百兆瓦的容量。
以上所有因素可能使得拜登政府偏離2050年太陽能提供美國45%電能的目標。
美國能源部9月發(fā)布的太陽能未來研究報告概述了美國從現(xiàn)在到2025年每年平均安裝30 GW太陽能發(fā)電量并從2025年開始每年安裝60 GW的需求。根據(jù)SEIA的2020年第四季度太陽能市場洞察報告,美國國內太陽能組件制造商的產能僅能滿足其國內需求的一半左右。
本周早些時候,SEIA致函美國商務部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駁斥”迄今未透露名字的關稅請愿者的“可信度”,稱SEIA正在發(fā)起反對關稅請求的斗爭,以保護美國10000家太陽能公司和231000名太陽能工人不受請愿背后的“金錢利益”所影響。
雖然發(fā)起美國光伏制造業(yè)對華反規(guī)避調查請愿團體中的公司已經向美國商務部表明了身份,但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報復行為,他們的名稱保密。
原標題:美國第三季度光伏組件進口量下降27%